时间:2022-11-07 18:56:44 | 浏览:243
去年9月份,苏宁智能终端公司一口气发布了10款智能硬件产品,高调进入智能硬件领域,新年伊始,苏宁智能终端公司在智能家电领域进一步发力,推出了2499元的苏宁极物小Biu空调(预约用户前10000名1999元),可以说是目前最便宜的1.5P变频、一级能效机型了,价格上诚意十足。
空调行业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家电品类,靠家电空调销售起家的苏宁已经卖出超过1亿台空调,如今苏宁凭借在供应链及渠道上的优势,推出自有品牌的空调产品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当然更重要的是,苏宁极物小Biu空调的出现让苏宁BiuOS智能家居生态进一步壮大和完善。
下面回到产品本身,看到这台空调到底怎么样?
外观及设计
好产品一定有一个好设计,苏宁智能终端公司的创意总监是国际资深工业设计大师Frank Stephenson,可以看出这次发布的苏宁极物小Biu空调在外观设计上也融入了不少科技和时尚元素,“JIWU”和“小Biu”的logo都低调而不张扬。
室内机前面板还采用了菱形纹理设计,时不时就想撇它一眼,显示屏就隐藏在盖板中央,开机后白色的LED光带显示不会造成光污染,当然也可以通过遥控器把它关闭。
室内机采用纤薄机身设计,挂在墙面不会感到突兀和压抑,美观性更好,另外侧面勾勒的优美曲线,看上去也十分养眼。
变频空调的能效等级与全年能源消耗效率(APF)这一数值有关,苏宁极物小Biu空调的APF值为4.73,达到一级能效,使用更省电;另外虽然1.5匹机型的适用面积是16-23㎡,但购买空调“买大不买小”,小于上面的适用面积依然建议选择1.5匹机型。
大家都知道空调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拿下里清洗,很多机器需要掀开前面板才能把它取出来,而苏宁极物小Biu空调的滤网直接放在机器的顶部,不需要拆卸面板就能轻松拿下来,后期的清理维护非常简单。
遥控器的属于“矮胖”型的,握持手感不错,按键布局也比较合理,开关机、温度调节等操作都非常简单,其中右上角的“ECO”是经济运行按键,按下后制冷状态下温度会强制调为26℃,制热状态会强制设定为24℃,起到节省电量的作用。另外按一下底部的“优睡眠”按键进入睡眠模式,连续运行8小时候自动退出。
室外机里放着空调最核心的部件,苏宁极物小Biu空调采用了“全直流变频”技术,除了变频压缩机,室外和室内的风扇用的都是直流变频电机。
制冷剂为R410A,相比早起的R22制冷剂,不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。
背面采用塑料防护网,防止运输过程中损伤冷凝器的翅片。
制热测试
因为现在是冬季,性能测试主要来看它的制热效果(室内温度22℃,室外温度为4℃)。关闭室内门窗,把空调设置为最高制暖温度,把温度表的热电偶线固定在出风口,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数值,测试时间为半小时,得出下面的温度变化曲线。
开启空调后,出风口温度快速上升,刚刚过了2分钟,温度就上升了10℃,之后温度继续稳步上升,10分钟后达到51℃,短暂上升高到52℃后一直维持在51℃,不仅实现了快速升温,而且温度控制也很精准,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体感温度的明显变化,表现出作为一级能效机型该有的实力。
风速及噪音
苏宁极物小Biu空调的风速一共有4个挡位,包括静音(低风)挡、中风挡、高风挡和强力挡,把风速仪放在出风口,测得的最大风速分别为2.82m/s、3.42m/s、3.98m/s和4.43m/s,开启高风挡和强力挡时,距离空调2.5米的距离依然能感受到比较明显的风量,适合快速制冷/制热时使用,相比之下静音挡和中风挡的出风比较舒适柔和,更适合日常使用。
在风速测试的过程中发现苏宁极物小Biu空调采用的是四维立体送风结构设计,独立的导风板还按照蜗壳结构进行优化,不仅送风范围更广,而且送风距离也更远,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直吹威胁身体健康。
噪音与风速大小成正比,直接影响使用体验。把噪音仪放在距离空调1米的距离(环境噪音35dB),测得静音(低风)挡的噪音是38.9dB,夜里可能会感受到轻微的噪音,白天开启状态下不太容易察觉到它在工作;中风挡和高风挡的噪音分别是43.1dB和45.2dB,都在可接受的范围;强力挡时的噪音是47.2dB,略微有些扰人,不过日常使用时并不会长时间开启,所以也不用担心。
虽然空调的室外机距离窗户很近,但室外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在窗户关闭的情况下很难察到,打开窗户可以听到它工作时的声音平稳且没有杂音,噪音控制同样不错。
能够控制好噪音是因为苏宁极物小Biu采用了四重静音技术,从压缩机、电机、风轮叶片形状、风道的结构改良等细节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,从而降低噪音对于使用体验的影响。
“小Biu小Biu,打开空调”
现在买家电还要看它的智能属性,和一般的智能空调仅支持APP操控、远程控制不同的是,苏宁极物小Biu空调可以和苏宁小Biu智能音箱系列产品搭配使用,回到家只需要喊一声“小Biu小Biu,打开空调”,不用再打开手机APP或寻找遥控器放在哪里,操控